「塑化劑風暴令人擔心 政府應嚴格把關重拾民眾信心」(李明朝報導)

塑化劑風暴襲捲全國,從最近設置的塑化劑諮詢門診來看,確實有不少民眾因為擔心塑化劑會不會影響到健康前往諮詢,其中在小兒科部分,多數的父母很擔心孩子生殖器有異常,拿著相關產品,帶著孩子,前往門診,請醫生來檢查;根據署立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裴仁生表示,門診中,大多數孩子都正常,有些父母真的過於焦慮,經過他們解說,情緒大致都能穩定下來。

嬰兒攝取塑化劑的量其實不會很多,裴仁生認為家長真的不必過度不安,只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狀況,加上塑化劑可以藉由尿液等排到體外,所以不必恐慌。

有些成人平日也吃了一些保健食品,並且吃了一段時間,因為名列塑化劑污染名單之中,上門求診瞭解健康,對此,署立桃園醫院家醫科主任陳鵬升表示,一般來說,經過初步檢查,都沒有發現有什麼異狀。

陳鵬升主任進一步分析,像以運動飲料來說,一個人要喝好幾百罐到一千罐,才會造成身體不適,根據動物的實驗中,24到48小時內,可以從體內排出到體外,不會造成蓄積現象,民眾只要不喝,就應該沒有問題。

塑化劑事件,連續幾天不斷的報導之下,民眾內心確實有點恐慌,中央大學心理諮商輔導老師閔肖蔓認為,塑化劑造成全民有點恐慌,不見得是一件壞事,反而讓政府產生壓力,促使政府重視,同時政府也要隨時保持消息的更新,讓民眾有所瞭解。

如果現階段要民眾不要恐慌反而會出現反效果,閔肖蔓老師認為,畢竟整件事件來說,民眾沒有錯,錯是錯在廠商,政府更應該要確實做好把關的工作,才能讓民眾對政府恢復信心。

雖然塑化劑對精神疾患影響少,不過,根據署立桃園療養院李仁欽醫師說,2009年國立韓國首爾大學的團隊,針對261位8到11歲的韓國小學生做研究顯示,尿液中DEHP及其他塑化劑相關代謝物的濃度越高者,學校老師所評分ADHD(注意力不足過動症)量表分數越高, 這代表注意力、衝動控制不足的症狀可能越嚴重,同一個團隊做的另一組研究顯示,這些小學生,尿液中DEHP及其他塑化劑相關代謝物的濃度和智商呈現負相關,(濃度越高,智商越低);李仁欽醫師表示,這個研究還是需要更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、去證實追蹤相關的影響。

受到塑化劑的事件,牽動一些妄想症患者病情,李仁欽醫師表示,有患者以往就會幻想,有人會下毒害他,如今受到塑化劑的報導,曾有患者要求全家不可以吃食物,他認為食物都有毒,其實食物沒有毒,是受到妄想症的影響。

李仁欽醫師認為,塑化劑問題可以去關心後續政府的調查及查緝行動,但是對於部分患者來說,真的要注意身心狀況,避免過度去接觸這類的報導,以免一個不小心,反而害病情加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