旺報【記者邱詩文/綜合報導】

大陸藝術品市場反彈快於西方國家,5月底蘇富比(Sotheby's)的香港春拍上,著名畫家張大千的畫作竟以5倍於估價的溢價成交,專家稱,重新炒熱市場的除了出手闊綽的大陸富豪外,全球拍賣行常用的虛增價格手法,也將物件的價格捧上了天。

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大陸藝術品價格在2007年到達頂峰,然後在2009年和全球其他市場一起回檔;然而,大陸藝術品交易的反彈速度要快過西方國家。

在最近一次蘇富比香港春拍中,許多大陸藝術品類別的成交價也反轉向上。20世紀著名畫家張大千的一系列作品以8730萬元(港幣,下同)的價格成交,而估價還不到1700萬元。

Arts Economics的麥克安德魯稱,去年和今年的成交額,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為改過了。她表示,許多大陸媒體人其實也知道大陸藝術品市場的操縱行為,以及有人利用拍賣行業洗錢的內幕。

麥克安德魯透露,拍賣行常用的「膨風」手法,就是成立一家公司,以人為抬高的價格買進一件藝術品,並為其捏造虛假出處,這樣就能在非常短的時期內創造輝煌的價格紀錄。

曾任佳士得(Christie's)香港和台灣區主席及亞洲區主席的林田華不諱言表示,全球拍賣行採用的虛增價格手法,在大陸並不少見。他補充說,這種情況已持續10年以上,有許多是傳聞,但不正常的價格確實被虛造出來。

大陸嚴格奉行的貨物既出、概不退換政策,也讓不少投資者成了冤大頭。林田華指出,在大陸的拍賣會上,拍賣行不擔保拍品的真偽,買家對贗品沒有法律追索權,也不能獲得保證。

一位在澳洲的中國藝術品經紀商,就遇到不少被「誆」的大陸投資人。她說,「有人拿來陶器要求估值。他們說這應該是明朝或宋朝的東西」,「他們為此花費幾千美元,有些人是醫生和律師。可是天哪,他們都弄錯了。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