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大畫家黃公望代表作品「富春山居圖」,分隔361年後首度在國立台北故宮博物院進行歷史性合璧,轟動兩岸各界,也讓所有圍繞著它迭宕起伏的故事、傳奇經歷,又有機會重新被揭開。然而,這場博物館展覽盛事,展示的卻不僅只是一件傳世名畫,也是兩岸文化創意又一次較勁的大好舞台!

◎虛擬富春山居圖 台灣科技驚豔

「喂!~~喂!跟它揮揮手吧!他在砍柴,走路了,你看走過來、走過去啦。」台北故宮展覽室裡,一群訪客好奇看著擺在眼前的巨幅數位版「富春山居圖」,試圖和畫裡的樵夫互動。

看到泛黃的古畫瞬間灑下陽光、四季變化,還有波光粼粼的流水經過,現場一位吳媽媽覺得很不可思議,她說:『(原音)感覺覺得非常的exciting!然後覺得很豐富,就是說它的顏色變化、雲霧繚繞的感覺 還有這個河川,還有倒影,哇,很難形容!』

創作這件作品的人,正是打造花博夢想館的青鳥新媒體藝術總監林俊廷,當初臨危授命接下重任,他心裡只想著,如何利用這樣的舞台再一次凸顯台灣文化創意。林俊廷說:『(原音)那我就想說,在這個時代,它比較接近可以去類似繪畫的方式,那是什麼方式?比如說以當代來說,繪畫之後大概就是攝影,再來就是3D,再加上互動,互動這部分我希望讓觀眾和畫面有對話的空間。』

數位版「富春山居圖」總長42公尺,高180公分,光投影機就動用了42部之多,難度有多高?參與佈展的台達電盧姓工作人員最清楚。他說:『(原音)做到快接近尾聲的時候,有點悲觀啦,就覺得說這個好難好難,真的覺得怎麼可能做得完?但是我們真的是把它完成了,對,我們還是克服它了!這次是出一題很難的題目,我們都盡力把它做好,就覺得看起來很壯觀,感覺心裡面就很安慰,眼淚都快掉出來了!』

◎實境富春山居圖 引人入勝

同樣是波光粼粼,但這可是富春江上美麗的風光,解說員費勁地說著富春江上的美景,和富春山居圖中的比對位置,讓每一個遊客仿佛都能走進古畫,發思古幽情。

搭上山水合璧的熱潮,浙江省富陽市則是費盡心思,除了設計安排遊客親遊富春江外,更要用了地利的優勢,要吸引遊客到訪。

『(原音)我們整個黃公望歸隱核心區,也就是隱居地,目前總體面積將近有 16平公公里,它是建成旅遊觀光植物科普文化交流為主的一個自然風景區。』

相對於台灣利用高科技推出數位版的富春山居圖,富陽市一口氣就砸下將近新台幣7億5千萬,重新整建了黃公望數百年前的故居,希望重現富春山居圖裡動人的景色。

大陸導覽人員仔細向來訪的台灣媒體解說即將在「富春山居圖」原創地進行的黃公望晚年隱居地「小洞天」建築重建狀況。現場一群工人正在趕工做最後的收尾,一位施工人員告訴記者,他從沒想過有一天會替一位中國古代著名畫家蓋房子,感覺很奇妙。他說:『(原音)(記者:這是他的畫室嘛?)對,畫室。(記者:另外那邊是?)廚房。(記者:那一部份呢?)茶樓!(記者:那你們以前就知道黃公望住這附近嗎?)不知道!(記者:富春山居圖也是之前都沒聽過,這一兩年才聽過?)嗯,這一兩年才聽過。我的感覺很好啊,他一個老畫家,我們現在都幫他蓋房子了!對不對!』

浙江省富陽市運動休閒辦公室主任宋國勝說得更白了,他們就是想趁著這次合璧熱潮,藉由「富春山居」這幅名畫,打響富陽市的觀光名號。他說:『(原音)把黃公望這個「富春山居圖」宣傳好了,讓大家了解了,事實上就是把富陽整個山山水水的東西也都了解好了;所以我們現在整個城市的推薦都是以「富春山居」為最大名義,事實上也不僅僅是這幅畫,整個富陽就是這麼一個山山水水的東西。』

兩岸富春山居圖的合璧,意外也引發兩岸文創虛擬與實境的角力,一幅合璧的名畫,兩岸運用各自優勢,穿越時空、也穿越政治,各自表述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