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雲林地區超 抽地下水、造成地層下陷、危及高鐵安全的議題,受到很大的關注,大家一定想問,難道農民沒有別的水可用嗎?事實上、這是一個制度問題,

金黃色的稻穗,飽滿地、從逐年下陷的地層上生長。比起濁水溪的水、雖然營養卻充滿爛泥,有些農民比較喜歡地下水,而且可以定時灌溉,對兼差還要上班的人來說,是一大福音。有了地下水,「看天田」不必苦等雨水,更不必擔心農田水利會水不夠。在大埤鄉,有些田本來只能一年一作,現在開關一按,全都可以一年兩作。

其實在日治時期,就算興建了嘉南大圳的濁幹線,引水灌溉,水還是不夠用,因此實施三年輪作制,每三年才能種一次水稻。不過在農業社會,種稻可以改善窮困生活,加上鑿井的成本慢慢降低,農民為了生計,漸漸打破三年輪作制度,大量種稻。

因為有地下水,農民種稻無後顧之憂,不必擔心水源,雲林縣有六萬多公頃的水田,只有三成五的田、需要靠農田水利會供水,其餘三分之二都灌地下水,而這也被認為是造成地層下陷的原因之一。

水利署把矛頭指向不遵守耕作制度的農民,不過就算雲林農田水利會有了集集攔水堰的水源,還是抽地下水,到98年還有540口井,其中188口是深度140公尺以上的深水井。環保團體認為,如果農業超抽地下水,是地層下陷的因素之一,為什麼長期以來,農政單位都不檢討耕種制度、輔導農民轉作呢?

水田、旱田夾雜,顯示雲林不是所有地方、都水源充足。雖然農民辛苦開墾,讓旱地通通變成水田,不過飽滿的金黃稻穗,對地層下陷的土地可能是越來越、難以承受的重量。大家要問的是,缺水地區是不是要種這麼多水稻,政府是不是應該祭出更有利的配套,輔導農民轉作,才不會讓社會為此、付出更慘痛的代價呢?

記者林靜梅邱福財雲林報導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