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旗津海岸侵蝕嚴重,高雄市府決定以兩年時間、耗資七億,執行「旗津海岸線保護計畫」。對於旗津海岸的嚴重侵蝕,中山大學教授李忠潘認為:原因出在於高雄港持續清淤、維持航道安全,使得附近海岸無法補充沙源,他建議可以利用莫拉克風災清出的河砂,來填補海岸線。  (林憲源報導)

  旗津觀海橋南側海岸步道因為海岸侵蝕,基地掏空鋪面塌陷,高雄市政府緊急辦理海岸步道加固及修復工程,並將從九月起執行「旗津海岸線保護計畫」,這項計畫包括設置2座人工灣澳潛堤及8座離岸潛堤、1座離岸堤,同時進行養灘,預計工期兩年,花費7億元。高雄市副市長劉世芳向內政部次長曾中明反映,請中央重視國土流失問題,並希望中央在經費及工程技術上與地方合作,共同處理。

  劉世芳表示,旗津海岸線不斷退縮,尤其在岬口更退縮了200公尺。

  對於海岸侵蝕的現象,中山大學海工所教授李忠潘指出,高雄有兩個港口,為了航道安全,港務局每年必須清除淤沙約10萬立方公尺,清疏使得這些沙無法留在附近海岸補充沙源,長期以來已經流失約50公尺至100公尺的海灘。李忠潘教授建請內政部動用國土復育基金,並建議利用莫拉克風災後清疏的大量河沙,來補充海岸沙源。

(圖片:高雄市政府提供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