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徐榮駿 台東池上】

今年上半年的連續低溫,讓台東縣的農民吃足苦頭,著名的池上鄉稻米產區,一期稻作原本6月中旬收割,現在卻因氣候異常,延緩到7月中旬才能收割,但二期稻作必須在7月初進行插秧施作,而穀種育苗卻得花3個星期時間,讓農民相當苦惱,池上鄉農會與育苗場希望縮短穀種的休眠期,並計畫向外地徵調穀種。

綠油油的稻田,這個時候原本應該結滿稻穗,可是受到今年3月間連續低溫的影響,只有少數的植株有開花,池上地區原本6月中旬可以收割的稻穀,將延後一個多月收割,同時也造成育苗所需的穀種短缺,並影響到原本7月初就得進行的二期稻的插秧工作。

農民 曾粉妹:「大家會擔心啊!(擔心什麼?)擔心育苗場的苗不好,以後我們拿也很麻煩啦!」

育苗場業者 宋菊珍:「這次高雄、屏東比較早收割,我們就向屏東、高雄調(穀種),但是這次又這麼多空包彈,也會影響,品質看不到。」

池上鄉農會表示,今年二期稻育苗所需要的穀種大約168公噸,其中3成是台梗2號,因為一期稻收割後,必須讓稻穀休眠才能育苗,而台梗2號所需的休眠期約3個禮拜,為了能夠趕上二期稻的施作,必須採用控制溫度的方式,縮短穀種休眠期。

池上鄉農會會務股長 黃榮欄:「育苗場跟農會這邊有設冷藏設備,收割起來,可以放冷藏設備做休眠,還是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。」

池上鄉農會表示,為了確保穀種的品質,也會協助育苗場向台東方面尋求優質稻穀,讓池上的農民可以取得健康的秧苗,安心進行二期稻插秧工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