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盧思騁

京城漫天楊絮,飄雪般落下。海淀春暖花開,點紅又點綠。

「遠看田野綠海洋/點點人影耕種忙/翻掘大地尋養料/踏實平和又緊張」,月琴娓娓,結他玲瓏,貝斯厚潤,歌者婉約,低吟〈大地書房〉。

台灣音樂人林生祥上周六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演出,為其新專輯《大地書房》,拉開了京滬穗的三地巡演。台上的生祥飽滿樸實,輕彈淺唱,偶爾放聲高歌,Bob Dylan若多留幾天作座上客,難保不會彈出時不與我之嘆。

愛鄉的濃郁情懷

來自台南美濃的生祥,以客家話唱作民謠,不是無病呻吟的folk,而是根植民間、介入生活的歌謠。1990年代,政府提出在山明水秀、人傑地靈的美濃建水電站,供南部城市化和工業化使用,激起客家鄉親反抗自救,組織美濃反水庫運動,形成農民群眾、知識份子和士紳階層的連結,有機地將環境保育、鄉土認同、文化實踐、和社會行動編織起來。

在反水庫、保鄉土的時代背景下,生祥的音樂創作自始就銘刻著濃化不開的土地情懷和人文氣息,當年的交工樂隊作品,以至近年以唱作人姿態出版的《臨夜》、《種樹》、《野生》專輯,不僅記錄了台灣社會轉型的時代節拍,也唱出了邊緣的、被遺忘的人文旋律。

美濃沃土育人才

多來年一直與生祥合作寫詞的著名詩人鍾永豐,也是來自美濃,他跟妹妹鍾秀梅,都是反水庫和客家文化復興的運動建將。

1992年的盛夏,我跟著秀梅在美濃的翠綠山谷,學習如何組織尊重土地、秉承傳統的鄉土環境運動。田野阡陌,陽光灑灑,我滿頭大汗,在迷茫間,問思想左翼的秀梅,應該如何理解蘇東社會主義政權解體,步履輕盈的秀梅,不假思索,含笑擲回:「正好可以解放想像。」

美濃的土地,似乎有一種神秘的養份,孕育出這些吟山唱澤、不卑不亢的鄉土知識份子,匍匐在大地上前進,吸收知識,實踐生命。上世紀1940年代,美濃的戰後文學家鍾理和,與同姓女子相戀,當時客家社會視為禁忌,二人私奔大陸,流落北平等地,自食其力。回鄉後,他以白話寫作,平鋪直白,摻雜客語,「一塊木板權當桌/藤椅樹影庭前坐」,一個又一個依靠土地,受盡磨難的貧苦人,躍然紙上。民初的左翼文學關懷,翻山過海,在美濃又隔代相傳。

生祥這張《大地書房》,結合文學與音樂,與鍾理和展開對話,詮釋他的生平和作品,繼承了他充滿五四情懷的精神,將「美濃風」的文化實踐,發揚光大。

鍾理和的〈山火〉,描寫戰後農村之破落,迷信愚眛的村民,燒山毀林,蹧害生態。生祥予以改編,「星仔目汁瀉傷悲/夜靜山風涼颼颼/大地忍受千百劫/人間迷信造苦淒」。今人迷信發展,膜拜金錢,環境敗壞,擾亂氣候,繁星不也淚流不止?

但願大地是書房。

(「前進工作室」負責人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